养殖一亩
泥鳅养殖水体的颜色是生产中常用的辨别水质好坏的指标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水色推断泥鳅养殖塘库水的浓淡和浮游生物的多少及大致种群组成,以此判断水质的优劣,从而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
一、浑浊暗灰及蓝绿色这种颜色的水,透明度较低,混浊度较大,水面有时有一层黄绿色浮膜。这时,水中以大量的微囊藻、颤藻及囊球藻等蓝藻为优势藻类,而不易被闽台泥鳅所消化,这样的水已达不到“肥、活、嫩、爽”的标准,应该加注新水或更换老水,甚至重新培肥。
二、浑绿色这种水色的水较浓,透明度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在下风处,水表层往往有少量黄绿色悬浮细末。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仍较平衡,蓝藻数量还不算太多,但将偏向以蓝藻为主。闽台泥鳅苗和泥鳅在这种水中尚可以保持正常的生长速度。但这种水质若控制不好,易老化,变成“铜绿水”。
三、草绿或清爽黄绿色这种水色的水质较肥,透明度在25—35厘米之间。是一种肥度适中的水质泥鳅养殖技术,池水中的浮游植物大多数能被泥鳅所消化。主要以硅藻、绿藻为主,裸藻、衣藻次之。三门峡驻马店荆门市咸宁市襄樊市荆州市黄石市宜昌市随州市鄂州市泥鳅养殖基地这种水色的水适宜饲养白鲢鱼种。
四、油清色渐变为灰白色这种水色的水质较“嫩、爽”,且肥度适中。油清色是因为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所致,继而因轮虫和无节幼体等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使池水呈灰白色,常称为“灰水”。这两种水色的水质,浮游生物的活力都很旺盛,且浮游生物种群组成较为平均,是培育鱼苗的良好水质。鲢、鳙鱼种在这种水色的水质中也能很好地生长
五、褐色有茶褐色或黑褐色两种。河南乾发泥鳅养殖基地施肥量决定了池水颜色的浓淡,前者呈茶褐色的水,施肥量适中,浮游植物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这种水色的水质较“肥、活”,鱼类可以很好地生长。后者池水黑褐色,属施肥**量,水过肥,并开始向“老”水转化,有时甚至是接近恶化的水质。这种水色的浮游植物以隐藻为主,蓝、绿藻次之。需要换水及加注新水或施用水质改良剂以调节水质
六、“水华”水池水往往呈现出绿色、蓝绿色或黄绿色带状或云状水华。这种水往往是肥水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泥鳅苗批发。浮游植物数量很大,水的透明度较低,池水较混浊。此水在没有发生“转水”而恶化前,也是饲养鲢、鳙鱼的较好水质,但谨防天气不正常造成过度繁殖的藻类大批死亡,使水质突变,转为“臭清水”。对“水华”水较取定期注水或换水的办法,既保持了其持续的时间,孝感市黄冈市十堰市市郴州市娄底市衡阳市株洲市市岳阳市市泥鳅养殖基地又防止了水质的恶化,从而提高鲢、鳙鱼的产量。
关闭
“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和同学们都想走出一条创业的道路,于是,我们经商议打算用我们所学的水产养殖知识打拼出一份属于自己的道路。”小鲁在一次谈访节目中表示。“现在很多人创业会选择与老百姓餐桌密切相关的大黄鱼,梭子蟹,大虾作为创业项目,因为他们的市场大,销路好。但我们则看中了营养价值更高的泥鳅养殖。”
想法虽好,但现实并不容易。据小鲁在节目中表示,由于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家里并没有多少钱,他们租赁,建造泥鳅养殖基地,购买泥鳅养殖的幼苗,饲料,药物都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当时一共筹集了40多万元,但随着泥鳅养殖步入正轨,这些钱根本就不够日常的周转很快就花的差不多了。
“当时,为了省钱,我们在基地边上种植了蔬菜,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作为泥鳅的饲料。由于蔬菜产量很大,我们便把多余的蔬菜拿到当地的市场上卖掉,这样我们还能多赚一些前用于泥鳅养殖的投入。”小鲁表示。“我们在泥鳅养殖过程中遇到较大的一次困难,应该是去年六月份泥鳅养殖基地停电导致池塘增氧泵停运了,那一次,整个池塘里的泥鳅死了八成之多,经济损失直接将近十万元。”
面对经验欠缺,技术上瓶颈,他们依然积极乐观,没有放弃,反而是加大泥鳅养殖的管理力度和泥鳅养殖技术的创新。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三年多的坚持,他们的泥鳅养殖获得了“大学生创业金奖”,经过他们的技术创新,人工泥鳅养殖的成活率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提升了,他们实现了泥鳅养殖利润年入百万的梦想,现在他们成立了自己的泥鳅养殖实验室,继续着他们泥鳅财富梦想。
稻和泥鳅的施肥对水因此必须坚持以基肥为主,施肥和用药会对泥鳅产生有害作用。的原则。稻田中施用的磷肥常量或方法不当,化肥为辅追肥为辅;以**肥为主,应先和**肥料堆沤钙镁磷肥施用前以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为主
优质的泥鳅苗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使用饲料后,泥鳅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可基本消除常见的营养性肠炎病:饵料系数低,正常条件下,鳗鳅的饵料系数在1.2~1.3之间。饲料的高品质可明显提高商品鱼品质,鱼体色泽鲜亮、肥满度、出肉率、商品规格提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饲料中不添加任何有毒、有害的药物,符合**养殖生产的需求,再加上其很强的抗病能力,为**生产奠定了基础。总之,养殖实践证明,泥鳅饲料是适宜泥鳅消化吸收、抗病能力强的优质饲料产品,代表了未来泥鳅饲料技术的发展方向。
饲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鳅饲料凡在本场购买鳅苗可享受送货上门,泥鳅养殖技术免费服务,成鳅回收服务,让所有客户不为养殖问题担忧,不为销路犯愁!
投饵的次数和数量决定了泥鳅的生长速度、整齐度、饵料系数、水质、发病率等。投饵量不足,影响生长;过多就会污染水体,饵料浪费,加大换水量、工作量等。一般来说,水温适宜期间, 种阶段(3~10厘米),刚入池塘适应环境后,投喂粒径为0.5~1.2mm的破碎饲料或颗粒料,每天投喂约4~6次,投喂量为存塘量的6~8%。成鱼阶段(10厘米以后)投喂1.2-2.0mm的饲料,每天投喂4次,投喂量为存塘量的3~6%。水温低或高期间,应适当降低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尤其高水温期间,还应加大换水量,以防疾病的发生。日投喂3次的时间为上午7~10点、下午17~18点、夜间20~22点,日投喂四次时在11点加喂一次,日投喂五次时在5点加喂一次。
大泥鳅饲料大泥鳅较鳗鳅生长速度慢,**年长至鱼种阶段,经越冬后,*二年开始其成鳅的养殖。鱼种阶段投喂粒径为0.5~1.2mm的饲料,每天投喂约4~6次,投喂量为存塘量的6~8%。成鱼阶段投喂1.2~2.0mm的饲料,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为存塘量的3~6%。水温低或高期间,应适当降低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尤其高水温期间,还应加大换水量,以防疾病的发生。日投喂3次的时间为上午7~10点、下午17~18点、夜间20~22点,日投喂四次时在11点加喂一次,日投喂五次时在5点加喂一次。
饲料的保存方法
饲料保存不当,其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如不饱和脂肪酸*被氧产生系,维生素在光照、高温、潮湿及有氧的情况下*失效等。凡在本场购买鳅苗可享受送货上门,泥鳅养殖技术免费服务,成鳅回收服务,让所有客户不为养殖问题担忧,不为销路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