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泥鳅苗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使用饲料后,泥鳅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可基本消除常见的营养性肠炎病:饵料系数低,正常条件下,鳗鳅的饵料系数在1.2~1.3之间。饲料的高品质可明显提高商品鱼品质,鱼体色泽鲜亮、肥满度、出肉率、商品规格提高,深受消费者欢迎饲料中不添加任何有毒、有害的药物,符合**养殖生产的需求,再加上其很强的抗病能力,为**生产奠定了基础。总之,养殖实践证明,泥鳅饲料是适宜泥鳅消化吸收、抗病能力强的优质饲料产品,代表了未来泥鳅饲料技术的发展方向。
饲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鳅饲料凡在本场购买鳅苗可享受送货上门,泥鳅养殖技术免费服务,成鳅回收服务,让所有客户不为养殖问题担忧,不为销路犯愁!
投饵的次数和数量决定了泥鳅的生长速度、整齐度、饵料系数、水质、发病率等。投饵量不足,影响生长;过多就会污染水体,饵料浪费,加大换水量、工作量等。一般来说,水温适宜期间,种阶段(3~10厘米),刚入池塘适应环境后,投喂粒径为0.5~1.2mm的破碎饲料或颗粒料,每天投喂约4~6次,投喂量为存塘量的6~8%。成鱼阶段(10厘米以后)投喂1.2-2.0mm的饲料,每天投喂4次,投喂量为存塘量的3~6%。水温低或高期间,应适当降低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尤其高水温期间,还应加大换水量,以防疾病的发生。日投喂3次的时间为上午7~10点、下午17~18点、夜间20~22点,日投喂四次时在11点加喂一次,日投喂五次时在5点加喂一次。
大泥鳅饲料大泥鳅较鳗鳅生长速度慢,**年长至鱼种阶段,经越冬后,*二年开始其成鳅的养殖。鱼种阶段投喂粒径为0.5~1.2mm的饲料,每天投喂约4~6次,投喂量为存塘量的6~8%。成鱼阶段投喂1.2~2.0mm的饲料,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为存塘量的3~6%。水温低或高期间,应适当降低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尤其高水温期间,还应加大换水量,以防疾病的发生。日投喂3次的时间为上午7~10点、下午17~18点、夜间20~22点,日投喂四次时在11点加喂一次,日投喂五次时在5点加喂一次。
饲料的保存方法
饲料保存不当,其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如不饱和脂肪酸*被氧产生系,维生素在光照、高温、潮湿及有氧的情况下*失效等。凡在本场购买鳅苗可享受送货上门,泥鳅养殖技术免费服务,成鳅回收服务,让所有客户不为养殖问题担忧,不为销路犯愁!
养殖泥鳅的水质管理闽台泥鳅苗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高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
体上部灰褐色,下部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黑点。背鳍及尾鳍上也有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一显著的黑色大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闽台泥鳅精养,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单个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4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泥鳅幼苗60万尾。在放泥鳅苗前应铺施底肥,以**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苗的饵料。